2年前,D3D11显卡刚出来没多久的时候,我曾经做过一个《NV GTX480对ATI HD5870:另一个视角》,用DX SDK的D3D11例子来对当时巅峰的显卡进行各个单项的性能评测。时过境迁,现在NV GTX680已经上市,硬指标对比如下表所示。
GTX 680
GTX 580
制程(nm)
28
40
晶体管数量(Million)
3540
3000
Die大小(mm^2)
294
520
显存(MB)
2048
1536
SM数量
8
16
核心配比
1536:128:32
512:64:48
核心频率(MHz)
1006-1058
772
shader频率(MHz)
N/A
1544
显存频率(MHz)
6008
4008
像素填充率(GP/s)
32.2
37.06
纹理填充率(GT/s)
128.8
49.41
...
3DMark11的whitepaper里突出了用FFT实现镜头效果的方法。这里指的镜头效果包括bloom和泛光等,一般在HDR的tone mapping之前做。
传统镜头效果
Bloom是最常见的效果。一般就用一个gaussian blur完成。但那样的结果缺乏层次感,只是亮的一片。在Halo等游戏中,用了较为复杂的bloom方式。它先把HDR image做多次downsample,在每一次上都分别作gaussian blur,然后再以一定的权重混合起来,得到富有层次的bloom。
Bungie的Bloom方法,来自Lighting and Material of HALO 3
对于bloom本身这样已经基本可以了,但如果要增加更多镜头眩光的效果,比如DX SDK里HDRLighting的Star Effect,就得再增加更多的pass。而且如果blur的kernel很大的话,速 ...
AMD的OpenGL驱动问题很多,是个众所周知的事情。以前我也写过《OpenGL驱动的陷阱:ATI篇》和《OpenGL驱动的陷阱:ATI篇,后续》来阐述这个问题,当时最新的驱动是Catalyst 10.10。过了一年多的时间,AMD的驱动和KlayGE的代码都有了不少变化,情况又如何呢?
失败的例子
在去年的驱动上,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三个(ticket #58):
Deferred Rendering和Global Illumination中,GI的效果只在第一帧出现。没找到原因。
Detailed Surface和JudaTex Viewer中,纹理显示混乱。没找到原因。
GPU Particle System和Particle editor中,粒子没有显示出来。GS编译失败。
更新到Catalyst 12.1后(也可能在11.12或者11.11就更新了,我没测试) ...
Android从NDK r5之后,就支持使用纯C/C++编写App。但按照NDK中的例子,纯C/C++写的代码总是异于其它平台。它的程序入口是void android_main(struct android_app* state),而不是其它平台通用的int main()。
就其本质,是因为android上没有其它平台的CRT来调用入口,而是通过android_native_app_glue这个库把native的代码和java端粘起来。所以,我们可以通过修改android_native_app_glue库,来实现和其它平台一样的int main()入口。
可以观察到,android_native_app_glue需要提供给android_main一个关键的参数:android_app指针。同时,android_main里面需要调用android_dummy()这个空函数来保证android_native_app_glue不会被优化器删 ...
上一篇分析了KlayGE中实现实时全动态GI的方法,本篇是这个系列的完结篇,主要讲流水线的最后一段:Post process。
Post process
在KlayGE 4.0的Deferred Rendering中,post process主要有HDR、AA和color grading。下面将分别讲述它们的改进。
HDR
在KlayGE 3.12用了filmic tonemapping之后,HDR部分就几乎没有别的改变。这里唯一的变化是最终输出的float4,把亮度存在A通道上。这是为了后面FXAA的需要。
AA
在Deferred框架中,无法使用硬件AA曾经是个恼人的问题。随着这些年各种基于post process的AA方法大量出现,Deferred下AA的问题基本被解决了。
团队成员陈顺斌和郭鹏曾为KlayGE 3.12提供了FXAA。在新版本中,FXAA也升级到了最 ...
上一篇解决了透明物体的渲染问题;本文将挑战另一个实时渲染的神话,实时全局光照(GI)。
实时全动态GI
目前direct lighting在游戏中日趋成熟,比较前卫的游戏引擎已经不满足于diect lighting的效果了,逐渐开始尝试indirect lighting。早期的方法有通过离线渲染light map来实现静态场景、静态光源的GI。接着出现了PRT,可以处理静态场景、动态光源。CE3用了Light Propagation Volumes的方法,不需要预计算,可以产生动态场景、动态光源的diffuse GI。不过其速度和质量确实不敢恭维。难道就不能有全动态场景、全动态光源、diffuse和specular通吃的实时GI方法吗?有!Multiresolution splatting for indirect illumination(MRSII)前来救 ...
上文讲到了如何把信息挤入有限的G-Buffer,另一个在实际中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渲染透明物体。
透明物体
游戏中透明物体是不可缺少的,对于Deferred Rendering来说,透明物体一直是痛苦的。常见的做法是在deferred rendering的场景之上用forward shading来单独渲染透明物体,但那样就意味着必须单独实现一整套forward shading的流水线。这对于维护和扩展都是很不利的,对性能也很有影响。
在KlayGE 4.0里,我用的方法被称为Deep G-Buffer。其基本过程是,把第一篇所描述的Deferred Rendering流水线复制三份,不透明的物体、透明物体的背面、透明物体的正面分别有自己独立的G-Buffer、lighting pass、shading pass和special shading pass。最 ...
上一篇讲了在KlayGE 4.0中,Deferred Rendering的流水线改进。本篇继续讲G-Buffer的变化。
G-Buffer布局
前面提到了G-Buffer改成了MRT,那么现在就来比较一下新老G-Buffer的区别。老G-Buffer的安排如下:
老G-Buffer是4个通道、每个通道都是fp16的RGBA16F格式。其中normal用Spheremap Transform的方式映射到2个通道;depth单独存一个通道;specular和shininess挤在一个通道内,整数部分为specular * 100,小数部分为shininess / 256.0f。
这样的G-Buffer需要占据64-bit,IO开销不小,而且depth精度有限。如果按照新的MRT G-Buffer扩展到2个RT,就需要再增加一个32-bit的RT。对于不支持Independent MRT的D3D9硬件来说,甚至要增加 ...
Deferred Rendering在KlayGE中已经出现比较长时间了,我也写过系列文章来阐述KlayGE中的延迟渲染。在将要推出的KlayGE 4.0中,Deferred Rendering进入了渲染系统的核心,可以作为更通用更方便的一个渲染封装来使用。
在功能上,KlayGE 4.0中的Deferred Rendering也有了长足的进步。本系列将着重于解析这些新改进。
流水线
先来看看Deferred Rendering的流水线。
在流水线方面,第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,G-Buffer改成了MRT的,用类似Deferred Shading的fat G-Buffer来避免在shading pass再次渲染一遍物体。新G-Buffer的布局将在下一篇分解。在shading pass阶段,只需要渲染一个全屏quad,在每个pixel上把材质和光照信息结合就可以了 ...
[zh]
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整地把Python 3.2移植到Android,只是希望编译出能用在自己程序里的链接库。
完成boost 1.47的移植之后,下一个目标就是Python 3.2。目前Python只有2.6.2非官方地移植到了Android(见P4A),他们迟迟不开始移植3.x,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3.x没用-_-。看来这件事情只能自己做了。由于Python 3.x和之前的版本有着巨大的区别,其难度完全不可预测。
准备工作
需要下载
Python 3.2.0
Crystax's NDK r6
Cygwin
P4A
configure
按照linux平台的老习惯,很多配置是写在.in文件中,需要用configure来生成出对应的.c或者.h。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需要让configure用NDK的工具链:
./configure --host=a ...